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管理
- 分類:特色主題
- 發布時間:2020-10-10 17:13:40
- 訪問量:0
概要:
詳情
大數據時代下,要有效挖掘數據價值、形成知識、具備智慧分析能力,才能夠推動大數據商業應用。本專題將分享我們在數據規劃、數據管理、數據分析和數據服務領域的經驗體會,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管理。
研究與實踐
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特征
通常而言,大數據(big data),或稱巨量資料,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,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、管理、處理、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信息。
Gartner的定義:"大數據"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、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、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。從技術角度來講,大數據是數據分析的前沿技術,是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,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;從應用領域來講,大數據可分為大數據技術、大數據工程、大數據科學和大數據應用等領域。目前,大家比較關注的多是大數據技術和大數據應用領域。大數據工程, 指大數據的規劃建設、運營和管理的系統工程;大數據科學,則是關注在大數據網絡發展和運營過程中,探索發現和驗證大數據的規律及其與自然和社會活動之間的關系。
你應當知道的數據管理
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管理,已不是通常我們所講的企業(或政府部門)日常的數據庫維護,而是著眼更高層次,站在領域-行業或企業(或政府部門)全局的高度,將數據視為有價值的信息資源、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,通常包括數據模型、數據標準、信息資源目錄、元數據、數據安全、數據質量和數據交換管理等內容。
有實效的數據管理是大數據應用的前提,包括:
- 統一的數據管理、形成統一的數據模型和數據標準化體系,可以有效地、根本性地解決系統集成難題;
- 加強源頭數據治理和數據環境重建(優化)、實現"源頭唯一、標準一致、結構穩定",有效規避"數出多源"、"標準不一"和"結構不合理"等因素的影響,有序消除各類系統間的"信息孤島"現象、提升系統集成品質;
- 實現數據資產集中化管理,有效地解決因數據資產分散在多個獨立系統、導致系統的數據安全問題和數據質量參差不齊、無法保證的現實,強化和深化信息資源深度開發利用能力。
由數據規劃、數據管理到數據服務
基于多年數據管理領域核心技術研發、信息資源規劃和信息資源整合成功實踐的企業核心能力,我們提出由數據規劃、數據管理到數據服務的數據綜合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,將突出解決:
- 銜接業務發展戰略、支撐適應組織創新管理需要的企業架構建立與優化;
- 科學評估現有數據環境、客觀認知數據異構環境,明確數據治理方向;
- 實施信息資源規劃,梳理業務和數據需求、數據流分析,建立統一數據標準和統一信息模型,支撐信息化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、完成信息化重點專項工程總體設計;
- 加強數據標準體系、信息模型和元數據管理,形成信息資源管理能力;
- 重視數據環境重建與優化,構建高檔次數據環境;
- 強調數據共享與交換、重視數據質量和數據安全,提升數據管理水平;
- 支持數據審計和數據多維展現分析,構建數據門戶、提供數據綜合服務。
由數據到信息,形成知識、產生智慧
大數據環境下,數據的價值得以最大限度地挖掘、能夠有效地形成各類生產經營管理及服務信息,將有效地促進行業信息積累、知識庫建設和綜合決策能力的提升,實現智慧管理、提供智慧服務。
我們的最佳實踐
參見:
聯系電話:010-82800018/82800078 地址:北京市-海淀區-閔莊路3號-玉泉慧谷4號樓1層



聯系電話:010-82800018/82800078
地址:北京市-海淀區-閔莊路3號-玉泉慧谷4號樓1層